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坝系万顷——汾西“新八景”(之七)

坝系万顷——汾西“新八景”(之七)

关键词:汾西旅游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汾西县旅游局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fxxwzkjjd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42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   即我县百里坝系水利农田生态景观。
      据《汾西县志》记载,汾西县沟坝地建设历史悠久。早在明万历三十四年(公元1606年),知县毛炯通过对全县农业生产情况的考察,发现“汾西山冈、宜潦畏旱”,涧沟河渠下湿处可以淤漫成地、改善生产条件、增产增收。便鼓励勤民筑坝於地。并规定,凡打坝造地者,新增地不纳租粮,并发给印贴为永业。在这一政策鼓励下,当时,全县三年建筑坝造地者多达300余户。
      沟坝地的显著特点是坝内淤积了大量坡面上的表土、枯枝落叶,含有很多腐殖质,土壤肥沃,而且因为下湿防旱,所以稳产高产。坝地平均亩产500——800公斤,是旱平地的2——3倍,坡耕地的6——10倍。所以民间有“宁种一亩沟,不种十亩垣”的说法。
  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汾西历届县委、县政府全面总结旱作农业的传统经验,把打坝造地作为全县水土保持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。实施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农业建设,采取耕作措施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,进行上、中、下游、沟、坡、垣面综合配套治理,大规模地开发建设沟坝地,收到了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。据1984年勘查,全县共有可开发建设的沟坝地9.62万亩。据1990年县土地局土地资源详查,全县共建成沟坝地5.45万亩。到1991年底,全县共修筑各种类型的土、石坝1.5万余条,有1.2万个农户承包修建和管理沟坝地。
      2000年以来,沟坝地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契机,国家把汾西县坝系农业建设列入生态建设的亮点工程。按照坝滩连治、坝系建设等模式进行大规模治理。县上更是采取整合资金、集中兵力、重点治理的措施,年年都把小流域治理列入重点工程进行建设。仅2009年,全县就有水利、发改、国土、农业开发等单位共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,治理流域达到30多个平方公里。经过连续不断的治理,沟坝地面积逐渐加大,已接近6万亩,防洪增产效益也大大提高,真正成了汾西的一大景观。目前,全县就有马沟、康和沟、勍香河、白家河、佃坪河、界头流域、柏乐流域等工程建成了百里坝系生态农业绿色走廊。其中康和沟、白家河被水利部评为样榜工程。受到了国际农业、水利专家的关注和好评。同时形成了我县生态农业、观光农业的一道绚丽风景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